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了《AI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2024》。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发展指数”西安跻身全国前十。
记者了解到,该报告分析国内各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水平,报告结合产业基础、技术创新、人才供给、人才培养这4个维度,对全国296个地级市以上城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得出各城市的“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具体而言,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武汉、苏州和西安。
报告显示,北京在产业基础、技术创新、人才供给、人才培养方面都位列第一,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圳、上海位列第二、第三,其人工智能岗位数量、求职人数、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均位列全国的第二、第三位,在产业基础、技术创新、人才供给方面的优势突出。广州、西安、济南、郑州、长春等省会城市也在高校数量方面也表现出较大优势。苏州、无锡、东莞等东部沿海非省会城市,则主要依靠人工智能岗位和人才供给排名靠前。
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的发展,带动相关人才的招聘需求。2024年上半年,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前五的人工智能职业,包括大语言模型方面的自然语言处理(111%)、深度学习(61%)岗位,机器人方面的机器人算法岗位(76%),自动驾驶方面的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49%)、导航算法 (47%)。
聚焦本报告关注的大模型技术,观察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岗位的招聘薪酬水平。2024年上半年,两个岗位的平均招聘月薪分别为24007元、26279元,位列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前列,招聘月薪同比增速分别为11%、2%,增幅领先。从技能要求看,今年上半年,自然语言处理岗位中,Python、C/C++、Java等编程语言要求位列第一、四、五位,PyTorch、TensorFlow两大机器学习框架/工具位列第二、三位。 CNN、DNN、RNN等神经网络也位列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