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07-08 07:15
二维码

b60c9202-d555-4daf-b167-e5b4b063e543.jpg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陕西科教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在人工智能产业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我们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近些年,陕西在语音、视觉、无人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领域不断突破,但在数据标准、模型原创、基础理论开发或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仍存在“卡脖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要持续加强基础研究,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

首先,强化前沿基础研究和技术预见。聚焦多模态智能、生成式智能、类脑智能、具身智能、群体智能等前沿基础理论,布局基础研究项目。依托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头部高校、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作用,加强学科优化与交叉融合,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方法开展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力争突破一批原创性成果。其次,实施人工智能基础软件扶持计划,重点围绕智能操作系统、智能云计算系统、智能物联网系统、高性能向量数据库、中间件、智能体等关键基础软件开展攻关,加强软件全栈技术创新。打造一批软硬件一体化产品方案,强化人工智能软件和硬件相互适配、性能优化和应用推广。最后,加强智能硬件创新布局。实施智能硬件加速创新计划,采取“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项目形式,培育若干具有牵引性重大产品。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矩阵,推动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深度结合,研发具有商业价值的整机产品。

激活场景应用乘数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首先,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持续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统筹资源禀赋,布局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交叉研究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鼓励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研发及产业化功能性平台,促进技术转化和行业应用,鼓励企业以产业赋能和集成应用为导向,积极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中心。其次,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场景应用牵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围绕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医疗健康、智慧文旅等领域实施标杆场景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与推广的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通过开展全域全时“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加速技术迭代升级,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转化”的完整闭环。健全促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以承接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成果,研究设计一批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最后,将企业主体“培优育强”。建立人工智能“硬科技”企业库,推动中小企业扩量、提质、升级,打造领军企业方阵。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按相关政策给予激励。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

持续优化算力资源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

首先,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支持搭建城市算力调度平台,实现人工智能算力任务、作业跨区域、跨领域的调度,实现优质算力资源动态调配、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依托重大项目和政策,扩容发放“训力券”,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低成本使用智能算力。其次,加快算法创新与应用。鼓励企业建设算法创新基地、公共算法服务平台等,推动行业共性算法研发和供给,形成一批具有推广效应的算法产品和工具。举办人工智能算法大赛,聚焦关键算法与应用场景设计赛题,吸引全国优秀企业、团队参赛,以赛助研、引才、育产。最后,推动数据要素开放流通。建好用好陕西省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强化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研究应用,推动公共数据“应开放尽开放”。加快建立数据确权、定价、交易等规则,开展数据资产登记、授权运营、流通交易等改革。加快培育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数据采、存、洗、标、训等服务。在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文旅等领域率先打造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构建多模态中文语料数据库。

着力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也带来前所未遇风险挑战。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新领域,政策支持很重要。要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财政税收、政府采购、设施开放等政策,做好科技金融文章。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人工智能科研保障、职业支持和人才评价机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首先,坚持“安全、可靠、可控”的人工智能发展原则。针对数据安全、算法歧视、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安全伦理风险研判,确保人工智能发展安全可控。建立并完善符合人工智能发展需求的敏捷治理体系,保持政策灵活性,留足制度发展空间,以保障技术的长远健康发展。开展风险防范技术研究,以技术监管技术。针对大模型基础原理、风险控制策略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其次,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深化“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机制,精准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团队开展定向攻关。加大力度引进人工智能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持续优化人才工程实施布局,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遴选支持力度。再次,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保障。优化“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采取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等支持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产品,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强化科技、财政、金融政策协同,通过“拨投贷”联动机制,引导金融、产业、社会资本参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落地。最后,落实人工智能产业扶持政策。在企业引育、技术创新、场景应用、供需对接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增强社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鼓励各板块配套出台相应支持政策。探索建立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专利池,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建设,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文章来源:陕西日报